法制与维权网站欢迎您!
站内搜索:
   
  
关注民生
人民法院案例库27日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
来源: | 作者:法制与维权 | 发布时间: 2024-02-27 | 4086 次浏览 | 分享到:

  记者27日从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7日当天,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

  最高法副院长杨万明表示,人民法院案例库自2023年7月底开始部署,到前期建设和内部试运行,历时七个月。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案例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最高法推出的新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

人民法院案例库今日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


人民法院案例库官网截图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为回应社会的关心关切,最高法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的有关情况。

  杨万明表示,最高法历来重视案例工作,不断优化工作机制,通过案例规范、统一裁判尺度,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包括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公报案例、刊物书籍案例等。例如,指导性案例方面,自2011年以来,最高法共发布39批224件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方面,近十年来,最高法紧扣大局所需、服务国家治理,共发布典型案例超过2000件。

  “然而,由于统筹管理、分类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功能的充分发挥。”他说,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但是,由于编选周期长、总量相对有限,难以充分满足实践需求。其他案例,由于缺乏统一的编写、审核程序和标准,质量和权威性没有充分保障,甚至还存在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不仅给司法审判带来困扰,也影响了社会各界学法用法。

  他进一步说,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机制,各类案例的编发还存在覆盖面有限、系统性不足的突出问题,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最高法决定对案例统筹管理并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经最高法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包括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案例,进一步提升案例的检索精度、认可程度、指导力度和应用广度,最大限度发挥案例的实用效能,更好服务司法审判、公众学法、学者科研、律师办案。

  记者了解到,为拓宽参考案例来源,尽快丰富案例库资源,最高法于2023年12月起面向社会开展参考案例征集工作,邀请社会各界共建人民法院案例库。截至日前,全国法院共收到社会推荐案例245件,其中部分已经审核入库。

  据介绍,在全国法院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案例达到3711件。其中,刑事案例共1453件,占比39.15%;民事案例共1643件,占比44.27%;行政案例共405件,占比10.91%;国家赔偿案例共23件,占比0.62%;执行案例共187件,占比5.04%。

  记者注意到,首批入库案例基本实现了对常见罪名、多发案由的“全覆盖”。盗窃罪、帮信罪、诈骗罪、故意伤害罪、毒品犯罪等常见罪名,民间借贷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案件体量较大的案由,均收录了一批入库案例。

  同时,针对社会关切,编发了一批事关民生的案例,如惩治网络暴力和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维护食品药品安全案例、涉彩礼返还纠纷案例、各类劳动争议案例等。为彰显对老幼等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案例库还设有“涉老年人保护案例”“涉未成年人保护案例”等特色专栏。

  另外,案例库优先选取新近案例。例如,去年12月,“两高两部”发布了《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对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了新的规定。为此,案例库专门收录了一批适用最新意见审理的醉驾案例,确保入库案例不过时,能切实发挥指导审判、服务社会的功能。

  杨万明表示,人民法院案例库对社会开放,有助于人民群众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更好地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明悉行为边界,同时强化自我保护;发生纠纷后,可以借助已经生效的类似权威案例了解裁判规则、预测诉讼结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起诉、上诉和申诉。借助权威案例,各类调解组织也可以更好地做当事人的引导、说服工作,尽可能促成调解。这样可以起到“发布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真正把“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据光明网北京消息      记者 孙满桃)



相关新闻:





最高法:人民法院案例库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清理出库



      最高法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

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周加海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人民法院案例库开放后,各级法院审理案件必须查阅案例库,参考入库类似案例作出裁判,所以,确保入库案例质量可谓是案例库建设的“生命线”。

他介绍说,入库的参考案例主要来源于地方法院报送的案例,同时也包括最高法院自己办理的案件。各地法院报送案例,必须逐级层报、层层筛选、层层把关。各高级人民法院报送的以及最高法各有关部门选编的案例,先按条线由最高法相关审判业务庭进行审查,审查时要提交法官会议集体讨论,对备选案例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说理、价值导向等作全面、严格的把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入库标准的,报分管院领导同意后再推送研究室审核。研究室在审核过程中,不仅要对案例格式是否规范进行形式审核,还要对案例是否符合入库标准开展实质审核,并通过专家复核再做把关,最大限度确保参考案例的质量。

另外,为了确保入库案例质量经得起检验,最高法还建立了用户评价机制和动态更新机制。案例入库后,法官和社会各界都可以针对有关案例所确立的裁判规则是否正确、是否妥当等发表意见,对确实存在问题的,最高法会及时清理出库;如果因为法律、司法解释修改导致入库案例过时,或者针对同一法律适用问题,发现在理念、规则、方法等方面更具引领价值的案例的,也会及时更新案例。

“还有必要补充的是,我们并没有为了追求稳妥而刻意选编那些没有争议、四平八稳的案例。相反,有些入库案例可能存在一定争议,大家可能会对所涉问题有不同看法。从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这个基本目标看,越是“同案不同判”的案件,越是疑难、复杂、争议的问题,越需要通过编发权威案例加以统一指导。”周加海表示,因此,在建设案例库的过程中,最高法始终强调入库案例的品质,注重围绕疑难、复杂、争议问题选编案例,强调入库案例不仅要满足“没有错”这个底线要求,还要切实达到“有价值”的入库标准。(据光明网北京消息   记者 孙满桃)



中国裁判文书网是否关闭?它与人民法院案例库有何区别?最高法最新回应


  最高法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的有关情况。会上,最高法副院长杨万明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库今日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

  杨万明在会上表示,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是深化优化司法公开的重要载体。最高法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切实加大裁判文书公开力度,持续优化裁判文书公开机制,不断提升裁判文书公开质效。在继续办好、优化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同时,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体例规范、要素齐全、便于检索的参考案例,不仅为广大司法法律界人士提供更加精准、权威的办案参考和研究素材,也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更深层次司法公开的现实需求。

  可以说,人民法院案例库是针对需求侧创新提供的新型“司法供给”和“法治产品”。

  2023年12月,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裁判文书网正在不断完善制度机制。那么,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后,与中国裁判文书网有何不同?

  杨万明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裁判文书网、人民法院案例库都是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载体。二者的功能定位有所不同。裁判文书网重在司法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让法院裁判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人民法院案例库重在规则指引,为法官办案提供权威、精准的参考和指引,同时为社会各界更好学法用法提供服务。

  他再次强调,在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过程中,裁判文书上网的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减弱。最高法已明确要求,一方面,要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上网文书要覆盖各个审判领域、各种案件类型;尤其是最高法、各高级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要更多上网公布。另一方面,要优化文书上网,完善隐名规则,妥善解决文书上网所带来的权利保护、安全风险等问题,促进司法公开工作持续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总之,人民法院持续推进阳光司法的努力方向不会变,深化优化司法公开的立场态度不会变。”杨万明表示。(据光明网北京消息   记者 孙满桃)




编辑:汪锦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