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日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人民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3198人。
近年来,人民法院不断加大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力度,依法审理了一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起到了一定的威慑惩戒和教育引导作用。
最高法执行局副局长毛立华在会上表示,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构成一个层层递进的惩戒体系,对不同情节的拒执行为施以相应惩戒,体现强制执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特点。
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对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依法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将受到刑事处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可以视情节通过罚款、拘留等方式进行教育、惩戒。对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等被执行人而言,如果被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严重妨害司法秩序,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司法机关可以依法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责任。
“这里,特别提醒有钱不还的被执行人,切莫自作聪明、切莫以身试法。”毛立华强调。
最高法执行局局长黄文俊表示,“有信必复”是最高法今年执行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最高法院执行局已将办理执行信访、进一步落实“有信必复”作为主题教育专项活动,并开启“五月执行信访攻坚行动”。
下一步,最高法将在全国法院执行系统部署干警下基层、包信访、真化解专项工作,明确各级法院执行局领导带头包案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工作制度,集中出清历史积案,有效减少越级访、重复访,推进信访实质化解,及时解决群众在执行领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据光明网北京消息 记者 孙满桃)
编辑:汪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