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维权网站欢迎您!
站内搜索:
   
  
信息公开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规定生态环境侵权案件范围
来源: | 作者:法制与维权 | 发布时间: 2023-08-15 | 3747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高人民法院15日发布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正确适用民法典生态环境保护新规定,对生态环境侵权案件范围、归责原则、数人侵权等内容作出规定。

  为合理确定生态环境侵权案件范围,解释第1条作出正向规定,明确环境污染包括废水、废气等物质型污染,以及噪声、振动等能量型污染;生态破坏包括非法采矿、乱砍滥伐等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生态破坏,以及违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物种等造成的生态破坏。

  据介绍,数人侵权是生态环境侵权案件中较为常见的侵权形态,解释对侵权人的责任承担作出明确规定,提出两个以上侵权人分别实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两个以上侵权人排放无害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污染物,或者两个以上侵权人排放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次生污染物,由于每个侵权人的行为都是损害发生的原因,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解释明确关于过失相抵规则的使用。结合生态环境侵权特点,解释遵循侵权责任法基本理论,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成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重大过失,侵权人请求减轻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支持,以在保护被侵权人合法权益基础上更好地平衡当事人双方的责任。

  此外,解释还对第三方治理中的损害赔偿、第三人侵权、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等作出规定。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审判职能作用,有效开展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据新华社北京消息   记者:齐琪)


新闻链接:


全国生态日丨最高检联合公安部、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

  记者15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检近日联合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对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进行挂牌督办。

  这11起案件分别为:北京通州李某等人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污染大气案、辽宁朝阳许某某等人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水体案、上海嘉定范某某等人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污染水体案、江苏无锡某纸业有限公司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水体案、山东潍坊程某等人篡改自动监测数据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河南平顶山某钢铁有限公司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大气案、河南平顶山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大气案、湖南长沙张某某等人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水体案、重庆綦江谭某等人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水体案、重庆梁平陶某某等人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水体案、贵州遵义杨某某等人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水体案。

  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联合挂牌督办的11起案件,案情较为复杂,调查取证难度大,社会影响也十分恶劣,相关地方办案单位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认真落实督办要求,加强协作沟通,组建工作专班,形成执法司法打击合力,依法惩治涉案单位和违法犯罪人员,有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据新华社-新华网消息)




编辑:汪锦梅

   
  
点击排行